您的位置:新化在线 - 新化风采 - 焦点民生 - 正文
首页 | 新化卫星地图 | 对本站的建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台湾高山族:血脉在天龙山下延伸

来源/作者:新化在线 录入:新化在线
2012/9/14 12:04:07 浏览:正在载入...

1988年,回乡探亲的段湘平,在新化车站和自己的父亲段自恒分别的情景

  新化在线石冲口讯(记者邱向明 贺朝新)日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林华生一行4人,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台办主任李伟智,新化县正县级干部、原统战部长陈貌聪等陪同下,来到石冲口镇潮水铺村,走访了台湾籍高山族定居台胞段玉容一家,详细了解她本人和子女的生活工作情况,得知她的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她本人连任5届县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争取台胞捐资助学的事迹后,表示非常赞赏,并代表省台联送上1000元慰问金,祝福她健康长寿。

  台湾高山族的母亲,来新化

  坐落在天龙山下的石冲口镇潮水铺村,解放前是一个非常落后的贫困村,大部分村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不得不外出寻找活路。世代贫农的段自坤又名段自恒,1915年生,13岁那年就随同乡到锡矿山的矿井里打工,赚点钱回来弥补家用,艰苦的矿井生活磨练他的顽强意志,看到国内形势混乱,民不聊生,就想当兵吃粮。19岁的他就告别双亲,只身来到长沙,再转武汉,加入了国民党的军队,先后参加了抗击日寇入侵的松沪保卫战、南京保卫战,身上多次负伤,因作战勇敢、战功突出,被推选进入国民党军官学校16期受训,1940年担任补充80师中尉排长,驻守福州,后来升为机枪连连长,并与何修予相识成家,生育了3个儿女。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段自坤的部队奉命开赴台湾,接收日军在台北松山的军械仓库。驻台近两年,他又认识了美丽善良、知书达礼的高山族女子黄阿瑾,想到弟弟尚未成家,想把她介绍给自己的弟弟。1947年7月,就和黄阿瑾一起来到新化家乡,后来黄阿瑾没有看上他的弟弟,又随他部队进驻上海。解放上海的战斗打响后,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担任国民党75军第6师18团2营机枪连连长的段自坤觉得继续与解放军作战,只能是死路一条,必须另谋出路。在解放军发起进攻的前一天晚上,他把全连120余人集中在一个碉堡里,讲明面临的处境和利害关系,得到全连官兵的认同,第二天早上,他带领部下向解放军投诚,并得到了妥善安置。国民党军方对他的前妻何修予宣布他阵亡的消息,前妻信以为真,就带上3个孩子随着败退的国民党军队去了台湾,依靠当局的抚恤金过日子。

  后来,解放军部队安排段自坤当教官,他考虑自己文化水平低,身体又有病,1950年4月,他和黄阿瑾回到潮水铺。

  “台湾嫂”黄阿瑾,有一颗热忱的心

  来到大陆20岁的黄阿瑾,新化并没有想象中的美丽,回台湾已无退路了。她必须面对的是如何和家人生活下去。在台湾,她是一个小学毕业后去日本,一直到大学毕业才回台的知识分子。——好在自己有一副高大健康的体魄,和一颗面对困难不认输的心。当然善良的乡亲对她的尊重和关心,也使她感到幸福生活离自己越来越近,她那颗热忱的心,也一直温暖着他人。黄阿瑾在潮水铺好像没有名字,村民无论大小都尊称她为“台湾嫂”。

  “台湾嫂”在妈妈身边,从没干过农活。她开始学着种田,学着喂猪,和乡亲一起早出晚归,在田地里摸爬滚打。农闲时节,她还和村里的男人们一样去担煤。

  4月19日,61岁的大女儿段玉容红着眼对记者说:“妈妈起初20斤的煤都担不起,一弯腰,人就趴了下去,爬都爬不起,好不容易担起来,就像飞机的翅膀一样横着走。”段玉容张开双臂模仿着妈妈担煤的动作,然后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后来,妈妈可以担200多斤了。”

  石冲口镇安监站工作人员罗忠义,他父亲和段自坤是朋友,对黄阿瑾的事比较了解,他说,从尖山崂煤矿担煤到资江化溪码头,有十多里山路。黄阿瑾从未叫过一声苦,从未怨言过谁。听人讲,“在1951年,她生完孩子后,没几天又到煤山里担煤去了。”

  正在田垄里挖田的68岁的妇女刘坤秀。见记者来到田坎上,连忙从田里走出来告诉记者,“台湾嫂”是一个好人,上十里下十里的人都说好,蛮肯帮忙的。她沉思了一会,讲起了故事:几十年前的晚上,本村村民李平美的女儿“七哑巴”病了,家人和医生没一点办法能让她活过来,就等处理后事了,一家都围着孩子哭。刚担煤回来的黄阿瑾听到这消息,人还没有进屋,将扁担丢在坪里,心急火燎就往李平美家跑。

  新化有个乡俗,如果谁家要死人了,一般人都避一避以免染晦气。她只有一个念头:救人要紧。小孩面如死灰,气息已断,上前在小孩的胸前一听,还有微微的心跳。试一下吧,“台湾嫂”挽起粗大的胳膊,在小孩四肢关节处反复按摩,叫孩子的家人赶快到外边的樟树上,扯些樟叶下来熬水,往小孩的嘴里灌,忙上忙下二三个小时,奇迹出现了,孩子活过来了。虽然孩子“高烧成了哑巴”,但毕竟是黄阿瑾为她捡回来一条命。回到家,没洗脸没洗脚,倒在床上就睡去了。过了几天,李平美来到黄阿瑾家,带来了几个鸡蛋表示感谢,她就是不收。

  春去秋来,雁来燕去。黄阿瑾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清贫而知足,夫妇先后生育了段玉容、段佑文、段小云。谁知文革一场“风暴”,将段自坤夫妇卷了进去,多次受到批斗,1968年黄阿瑾被污为“军统特务”含冤死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黄阿瑾夫妇被平反,段佑文、段小云也由政府安排了工作单位,段玉容当选了县政协委员。

段玉容委员和在台老兵罗来禧先生,在台中的合影

  海峡,搭起捐资助学的桥梁

  1986年春天,是一个希望的春天,也为段自坤一家带了非同一般的希望。一天邮递员老袁送来了一封信,信封上的正面用繁体字写着:“中国湖南新化县潮水铺树人园段子恒(先生)收”。背面是:“此信由台湾寄来寻找亲人,如亲人不在,请亲友收下;亲友不在,请乡亲收下,拆开阅读,并请回信。”送了几十年信的老袁迷糊了,送哪家呢?地址不对,收信人是谁也认不得,石冲口没有“树人园”啊!问了无数家,没有结果。后来段玉容偶尔听人讲起此事,恍然大悟一拍大腿,“段子恒”不就是自己的父亲吗?于是将信连夜送到李家山煤矿“烧燎”(把石头烧热,再丢到冷水中将水加热,给矿工洗澡)的父亲。

  两鬓苍苍十指黑的父亲,正往火堆里添柴。看着女儿段玉容手里扬着一封信一路跑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信,怎么到了自己的手里的,段自坤不知道。他先是眼睛瞪得大大的,喉管上下不停地滑动,然后嘴和脸严重扭曲变形,最后,一颗硕大的泪珠顺着枯黄的脸颊流到嘴角,停了……“是台湾来的信啊!!!”父亲仰天长啸。

  第二天回信了。段玉容拿着全家福、父亲写的信一起装在信封里,到了新化街上, “统战”、“台办”的同志很热情地接待了她,并盖了章。她寄了信。一个月后,台湾的哥哥回信了。从此天各一方的家人有了联系。段玉容不仅成了台湾和大陆联系的牵线人,同时也成为建设家乡介绍家乡的搭桥人。当然还是一个字:“情”。

  1988年夏天,70多岁在台老兵罗来禧回到了家乡潮水铺,80多岁罗妈妈还在,母子相见,喜不用说。但小麻烦也随着而来。半夜里罗先生一手提烟一手提糖果,满脸愁云敲开了段玉容的家门,“段家小妹,我有事求你,乡亲要我拿‘五保户’的钱出来,不然不准我走!我请他们抽烟吃糖都不行!”原来罗先生的母亲是村里按“五保户”条件照顾的,现在儿子突然回来了,乡亲要钱也似乎有理。段玉容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同家人先安慰罗先生,安排他住宿,再租车连夜到县里报告,县里讲,不让罗先生还一分钱的债。从此罗先生和他们一家更融洽了。一家大小喊罗先生“爷爷伯伯哥哥”喊得清甜,把罗当亲人,陪他办事,陪他到村里走走,陪他去南岳,并以一个县政协委员的身份,谈到家乡现在还比较贫,特别是学校的校舍比较差。罗说:“怎么证明你是政协委员呢?” 段玉容于是把《委员证》给他看。段玉容一家的热情感化了罗先生,罗先生又和自己的朋友郭健兴谈起此事,两人合计先后捐资建校七八万元,为潮水小学的兴教做出了贡献。

  毕竟血浓于水。1988年7月,段玉容的哥哥、同父异母台胞段湘平,回到潮水村。段玉容先后两次去台探亲,分别住了30天和40天。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停地向那边的亲人报告祖国大陆通过改革开放越来越强大,不停地传递着两岸血肉同胞盼和平、盼统一的信息。

  从1984年始,段玉容连续5届担任新化县政协委员,她积极参政议政,为民着想,为家乡人民的福祉不懈努力工作。同时教育子女感化村民,要自强自立,爱国爱家。她将子女都落上“高山族”,这不仅仅是爱妈妈,不仅仅是爱台湾,更是爱伟大的祖国的一种表现。现在,流着台湾高山族血液的段玉容,在天龙山下续写着家族的新传奇,让自己的2子1孙去了新疆修建高速公路,为建设美丽边疆出汗出力……

相关阅读
共有评论 0网友评论
注册新化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费发布信息 免费刊登黄页 免费宣传推广 打造新化免费信息发布平台 联系电话:13638489191

本站官方QQ群:54858901 | 客服QQ:点击发送QQ消息 | Email:76008608@QQ.com

蚩尤故里 新化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 http://www.xh11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