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化在线 - 历史人文 - 梅山文化 - 正文
首页 | 新化卫星地图 | 对本站的建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再论读书

来源/作者:天龙山雅士孙益峰 录入:新化在线
2018-03-06 14:11:41 浏览:正在载入...

引 言

  人,作为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构成人类社会。人类社会进化到今天,具有文明历史几千年之久,然而人类有些意识领域的东西到今天为止,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形成正确共识,人类社会仍未能真正达到平等平衡与和谐,更难说达到理想的共产主义。人类意识形态有的方面前进了,有些方面反而有所倒退了,几千年以来,有许多历史问题与社会问题重蹈覆辙,周而复始,需要重新探讨。就拿读书这个问题来说,本来自有史以来,从朝廷到百姓,都知道要读书,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由于高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出现了分裂、断层的不平衡现象,贫富悬殊拉大,特权阶层垄断政治经济资源,下层之士上升无望,没有读多少书的比满腹经纶的钱多官大,由此人们产生了愤懑的心理,产生了读书无用论。还由于过重物质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政治思想与精神道德的建设几千年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成为空谈理论,一落千丈,饱读诗书的文科生求职难、生存难。这就给实用主义者,投机主义者迎来了大市场,认为读文科无用,只读理科,学专业技术,从而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实用投机的大学堂、大学科、培训班。三岁孩童开始学这学那,市场上还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帮助读书的智能机器,搞得人们无所适从,而其实培养出来的又有几个经天纬地之才。确切地讲,有权威人士表示,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是不那么成功的,也没有生产出多少具有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所以说,我们的读书与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文化文明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关系到这个国家民族真正的素养,是否真正强大、富裕、和谐的问题。概而言之,真正关系到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兴亡,所以今天我们务必懂得读书的真正意义,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这些问题需要进行重新探讨、定论。

一、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也就是读书的目的与作用。翻开中国的历史,自人类文明有史以来,就有不少人才读书著书。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远古记载的有《尚书》。自周文王著易经八卦,周公制礼到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国文化已达辉煌。到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理论统治中国整个封建时代。在隋唐以前,虽是门阀制度取士,但仍有这么多人读书著书,可见书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同时重要的。这段时期,儒家经典有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有四书,即《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也就是人们说的孔孟之道,还有司马迁的《史记》。军事方面的有《孙子兵法》,还有苏秦的“合纵连横”。法律方面的有韩非子,社会科学方面的有墨子。后有秦汉风月,魏晋文风等等。隋唐开始科举取士,天下读书人更有了上升的机会,人们更是奉行“百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穷苦农家子女也有了通过刻苦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十年寒窗苦攻读,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段时期,社会上有了专门读书的相公、秀才,有穷家的,也有富家的。朝廷取士、选拔人才做官除了世袭封荫的以外,其他的都在这些相公秀才之间再通过高一级的考试选拔。

  这段时期的文化,由于儒家理论长期占统治地位,其它学科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这段时期,唐宋的诗词、散文达到了登峰造极,明清的小说,达到了一定的成就。到了晚清,由于长期的闭门锁国,积贫积弱,西方列强打开了侵略中国的大门,中国由于长期囿于儒家理论的自缚与自满,军事、政治、经济、自然科学已落后人家几百年,在人家利炮军舰的攻击下,不堪一击,只有抱头挨打。这时候中西思想文化开始交融与冲突。以恭亲王奕、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学人家的先进文化与技术,以夷制夷,而以翁同龢为代表的保守派曾抱残守缺,排斥西学,死守老祖宗留下的经验以图自救。结果证明,保守派的观点是何其可笑,以至出现用马桶挡人家枪炮的许多笑话,结果只能俯首称臣,割地赔款。这时候周恩来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呐喊。毋庸置疑,在这图强御侮的非常时期,周恩来总理提出这个读书强国的观点是对的,但从读书的全局而论,读书强国而只是一方面的,因在和平年代,国家强盛时代,那读书又为了什么呢?有一些人,如墨子或一些隐士,他们不为吃喝生存,也不对军事、政治感什么兴趣,但也喜欢读一些书,或者著一些什么书,这又是关系到一个天生禀赋与文化继承的问题。假设这个世界没有人读书了,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那人类文明何以发展,人类文化何以延续。人之所以是高等动物,区别于其它动物,人就是有思想有文化,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懂得人类过去的历史,预测未来的走向,怎样立言、立功、立世,这些都要通过读书学习而获得的。读书做官论和读书无用论都是功利主义的观点,就是读书为了当官发财,没有当官发财就是没用。那英国、俄罗斯的贵族为什么要读书,那是因为人家懂得读书是高尚的工作,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能够有绅士风度。中国过去土财主的子女,现在的官二代、富二代、新土豪,也不过是鲁迅所说的“行尸走肉”而已。所以总的来说读书的重要性与意义大概是三方面的:一是为了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发展;二是为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当然也不排除生计赚钱; 三是为了军事国防,保家卫国。而这一条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人类发展的终极目的是达到天下大同、天下平等、消灭战争、消灭国家、消灭核武器,到那时这一条的意义就不存在了,所以还是我们明代的理学家王阳明先生一句话讲得经典,就是“读圣贤书,行圣贤之道”。何谓圣贤,圣贤就是超脱国家与阶级性的,力求普济救世和天下为公的。

二、读什么样的书

  读什么样的书,这关系到读书分类的问题,读书选择的问题。人有好人坏人,还有好坏相间的人。书也一样,有好书坏书,还有好坏难辨的书,现在还有许多没用的废书。我们当然要选择读好的书,不读坏的书。关于这个话题,是个很广泛的问题,三言两语也讲不清楚,我们暂且将学生时代的读书与成人的读书分开来讲。学生时代的读书,指在学校专门学习,有老师专门教授。我国从汉代开始,朝廷就办有专门学校,培养人才。但一直到清末,学生学的也就是儒学。特别是到明清时期的“八股文”制度,严重地桎梏了人们的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也就是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文化融入到中国,新式学校的建立,中国人开始了现代教育的新里程,开始学习数、理、化、军事等等。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小学到初中实行基础学科的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开始实行文理分科,一直到博士学历实行术业专攻,有的初中、高中以后读各种专业技术学校,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学生的读书,因有专门教育机构与授课老师的管理,这里不加赘述。学生读书情况无外乎两种;一种就是有钱的、有志向的、有天赋的,读到博士,既没钱又没志向与天赋的要么只完成义务教育,要么再读个什么专业技术混口饭吃。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有爱好读书的学生从小就可读课外书,一定要父母帮助选择读好的书,健康的书,这关系到这个孩子的成长与命运,极为重要。再要奉劝读理科的学生,还有搞音乐美术等艺术的学生,你虽然攻读的是专业,但文科也是切不可少的,一个没有文科知识的专家或是艺术家,绝对是与“家”不对等的,现在就有许多假的垃圾专家或艺术家,包括有些明星与歌星。那文科如此重要,文科包括哪些书呢?要说理科包括数、理、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是解决人类生产生活、防御敌人、征服自然等直接问题的,那么文科大概包括文、史、哲、政治等方面的知识,是告诉你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生活,怎样当官与治国的,其作用涵盖在理科之上。因为一个人如果具有某方面很高的专业知识,但如果思想不好,人品不好,甚至沦为坏人,那是对人类有很大危害的,如一些反人类的战争犯、贪官等。“文”就是现在的语文,是我们的国学,包括儒家经典。我们是中国人,当然首先要学好祖国的语言,最终能断文识字,说话行文,这些有的在学生时代已完成。“史”就是历史,是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兴替过程的。读史可明智,借鉴过去,窥知未来。“哲”就是哲学,是揭示与探讨整个世界与人类、物质与精神、存在与变化的普遍性运行规律的学科,这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不加详说。我们的文科生在大学阶段可能学了《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那还只是个基础,还有许多外国的哲学家,还有我们中国古代的老子,还有宋明时期朱熹、王阳明的理学,都有待学习。“政治“又是个很复杂的话题,古今中外许多政治家虽有过论述,但俱不详尽,这也根据世界局势的普遍发展与变化的内容与性质不同,不能定断。我们讲的狭义的“政治”可能就是怎样治国安邦,这里不加论述。因为我们中国儒家的理念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史、哲、政治本来就是相通的。我们成年人为什么还要读这些书呢?这关系到一个公民素质的问题。在学校里读的书是有限的,因为知识无穷无尽。中国有句老俗话:读不尽的书,杀不尽的猪。这讲得很精确,因为老书读完了又有新书,中国书读完了有外国书。猪也一样,老的杀完了,又有新的,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就拿中国古今的书籍来说,也真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不是哪个人能读完的,而目前我们中国人为了赚钱或热衷于其他的事情,很少有人看书了,据说人平年均阅读只有三四本,低于世界水平,人家多的达到六七十本,古老的文明古国,出现了读书的空前危机。在此情况下,习近平主度写了一篇《习近平劝你多读书》的文章,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多读书,并列举了书单:儒家方面的有《论语》《老子》《孟子》等诸子佳作,历史方面的有《史记》《汉书》《中国通史》等,文学方面的有《红楼梦》《创业史》,鲁迅的《呐喊》与《彷徨》等。外国书大概列举了美国4种,德国3种,法国4种,俄罗斯3种,英国8种,意大利2种。主席日理万机,曾读了这么多书,我等有何理由不读?

  读什么书的问题(这里专门只讲文科了),在“五四”时期曾有过争论。在那特定的时期,因为中国长期受儒家思想禁锢,积贫积弱,思想僵化,受外国欺凌,中国急需引进西方的先进文化与思想,于是当时对我国语文学科曾有过重大贡献的钱玄同、鲁迅先生曾提出全盘西化,不读中国老书的问题,但这也是当时由于气愤的偏激话而已,其实鲁迅先生自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相当精湛的。事实证明,中西文化是可以贯通的,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清末大臣张之洞曾提出“中学为主,西学为用”。现在西方都有许多国家在学中国的孔孟、老子等。因为孔孟、老子的有些学说,是圣贤之言,是超时空的,是跨国度的,只要你是一个人,不论古代现代,不论在东方西方,都适用于你,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与精华。所以,我们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如四书、六经,囊括了一切做人的道理,行事的准则,其概括率、准确度超过了现代任何学说。特别是《礼经》,司马迁《史记》的《礼书》中作了详尽的论述,礼的作用涵盖在法律之上,“礼”同“理”也,是规范一个人的行为,节制一个人的性情与欲望的,以礼规范,家庭和睦,长幼有序,邻里相亲,上下有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就真正达到社会和谐,家庭美满,减少社会违法犯罪的滋生,而法律是对社会违法犯罪制约的无奈之举。老子的《道德经》是揭示人类祸福转化、得失平衡之规律的,你读了它就能在失败的时候、痛苦的时候静下心来,对功利开始淡泊,从而懂得真正的人生与失意后继续平静生活下去的信心。其它文学作品,古今中外,著述很多,习近平主席也列举了很多。小说是以述事、讲故事的方式启发你、教育你、影响你,你要学会审美观点,好的东西认可,不好的东西批判,这样你就学会看好书了。现在社会上有许多有用和无用的书(其中有网络书刊),你要学会甄别,坏书和废书不要看。总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只有选择了看好书,你就会由愚钝变得聪慧,由庸俗变得有品味,由狭隘变得博大,在失意时不会颓废,在得意时不会张狂,不会贪婪无耻,不会损人害己,你的人生将得到很大的升华。

  归根结底,到底读什么书的问题又是关系到什么人、什么时候读书什么书的问题。总之一句话,学生时代根据各自的天赋、爱好、决心、经济等条件选读,只要努力读好,均能达到成才的彼岸。侵害学生成长与健康的一些黄色书刊,网络书刊等坏书坚决不能读,还有那些告诉你怎么速效成才的,怎样快速运算的,这艺术那技巧的,可读可不读。成人读书的范围就更广了。文理两科、天文地理、医药、军事、建筑、工业、农业等等。这根据各自的文化程度,爱好与需要选读。现在还有许多告诉你发财的养生美容的、搞诈骗的、男女之事的诸多书类,我也不知道有些能不能称为“书”,反正鱼龙混杂,好坏相间,你自己甄别对待,最好坏书不要读,读来对你自己、对社会徒增无益。根据哲学的观点,事物是普通联系的,发展变化的。读书也一样,一个真正读书的人,不论高低贵贱,不论环境优劣,均可成才。水平低的人专门读书,可读成水平高的,理科读完可再读文科,一个人通过自学同样可读到博士。汪静之先生就是一位小学生,后来读到大学教授,还是博士的师傅。

三、怎样读书

  关于怎样读书,这是一个读书方法与读书效果的问题,在新式学堂创办以前,我们中国只把文科领域的书称为“书”,而把其它方面的是称为“艺”或“技”的,现在,我们把在学校学习的统称为读书。其实,文理两科,有时候也是相通的,就如物理与化学的有关原理与变化就跟我国的易经和有些哲学的道理是相符的。理科是算术与科技的问题,只要你掌握了基本原理,懂得了演变的规律,既能举一反三,逐层解题,就如易经的八八六十四卦,每卦通过演变,再成新的卦象。学生读书,我素来是反对读“死书”的,我主张素质教育,因材施教。但由于我国的国情,目前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学生的负担与压力很重,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有的辛辛苦苦读的书到社会上又无用,这真是无奈之举。现在一年级的学生书包都有十多斤重,有的书没读进去多少,眼睛近视了,身体不好了。成绩不好的更是像坐牢一样,度日如年。毛泽东主席曾经讲过:中小学生要多玩,要蹦蹦跳跳。也就是要生龙活虎的样子,不要像只病猫一样。孔子也是主张劳逸结合的。其实真正能读书的人,老师只点拨一下,自己就能读,只要在老师授课时专心领会就行了,其它靠自己发挥。而现在铺天盖地的各种教辅资料,雪上加霜的各种补课,更使得学生无可奈何。但不管怎么样,学生的书是绝对要读的,因为学生是人类的接班人,文化的传承者,如果学生不学了,那这个世界也就完了。学生到底怎么读书,到底能读个怎么样,这要根据综合国力的发展与国情条件的改善而定,逐步从应成教育发展到素质教育。

  成人的读书情况与学生不同,相对而言比学生轻松多了。当然成人也有进修理科的、也有进修外语的、还有学技艺的,那是为了工作晋升需要,这里就不多讲了。而读文科书籍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本是文科人才,读书研讨是他的本职,一为继承,二为发展,也算进修,这一种文、史、哲都要读。一种是爱好读书的人(包括高、低、贵、贱)工作之余或茶余饭后,或躺在床上,看一些文学作品,一为提高自己的知识与素养,二为打发时光,这是属于消遣性的。消遣性的读书多是看些小说,戏剧、散文等等,还有杂七杂八的刊物,因人员广杂,文化程度不一,所以看的书也品极各样,但只要不读坏书就行了,好书读了还是有好效果的。那到底文科书怎么读呢?我也不算个什么读书人,只是爱好读些书,就是专门读书人的经验也不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我只能根据自己的感受谈谈方法。医师看病是望、闻、问、切,我看读书也无外于读、想、记、行。读这类书的是有了一定文化基础的,坏书废书绝对不看,品级低的也不看,选读的必定是重量级、经典性的书,看的时候当然还要准备字典词典,以便查核。书的力量之所以巨大,有时不仅能改变一个人,而且能改变一个世界,这就是思考的作用了。人是唯一有思想的动物,人类一切活动都得通过思想来指挥的。人非圣贤,熟能无过?这是说明每个人的言谈行为都是有错误的,而怎样知道自己的错误及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也只有通过读书学习而达到。我有亲身的体会,有时晚上看书,受到启发,知道今天我哪里说错话了,哪件事做错了,再力求改正。一篇好的文章,能使你心灵震撼,思想共鸣,你会掩卷长思。想还包括鉴赏,通过思想你要判断真伪,这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所以我们对文化也要批判性地继承,对的继承,错的扬弃。我们古老的儒家文化有许多精华,也有许多糟粕,我们要理智地对待。想还包括归纳、总结、想象力,你只有通过归纳总结,中国几千来浩如烟海的书籍与文化你就能掌握个大概脉络,就是远古文化有哪些,春秋文化有哪些,秦汉魏晋文化又有哪些,以此类推。你读一篇诗词,不仅就懂得那几句话的意思,还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分析作品的意境,作者在何时何地何种境况下写首诗,最终要反映与表达一个什么意愿,其它美术作品与音乐作品也是一样的。所以就学生阶段来讲,我们到了中学以上语文老师的素质是尤为重要的,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通过对文章诗词的解析,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语文与写作水平,而且是引化其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看法,更激化其努力学习、改变世界的热情,那学生也就对读书更加有兴趣,谈不上厌学了。记,就是用脑记,用笔记。一些好的文章,一些道理,你觉得有用的就要记下来,当然你的大脑不能把整篇全章记下来,其中重要词句辞章你要用笔记下来,以便牢记和以后说话行文引用或考证。讲到行,又是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身体力行,行动实践。我们懂得空谈理论,我们说某某书呆子只会口若悬河,讲得条条是道,但不会做什么事,这就是只读不行的问题。现在我们重温孔子《论语》中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生阶段,我们只理解为学了以后再复习,以便巩固,但其实孔老圣人告诉我们的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你通过读书还要学以致用,要时时刻刻实习,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世说新语》中的周处改过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虽然读了很多书,但错误不改,那有什么用。我看那些贪官就是这样的,有的是根本没有读圣贤之书,有的读了也是白读。孔子还有一句话,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看这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桩未学到。这说明一个人时时要学习的,也是时时可以学习的,除了学或读书外,你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观察、思考,时时有你学习的参照物,别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你学习与批判的对象,正确的我们继承发扬,错误的我们批判扬弃,这就是我们总的读书方法。

结 论

  书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存在的基石,进步的阶梯。书的力量,众所周知,不仅直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决定作用,而且对整个人类世界的发展与变化、存在与消亡产生作用。当年马克思的书就改变了世界的格局,现在的核武器就能毁灭人类。同学们,同胞们,少年强则国强,国民强则国兴。世界风云变幻,气象万千,前进发展方为根本;人生悲欢离合,沉浮几多,正义处世才是真谛。我们离现代文明、现代民主的路还很远,人类真正实现平等和谐的任务非常艰巨。为了真正达到世界大同,为了消除核武器对整个人类的威胁,我们努力读书吧。

天龙山雅士孙益峰 
2017年12月  

相关阅读
共有评论 0网友评论
注册新化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费发布信息 免费刊登黄页 免费宣传推广 打造新化免费信息发布平台 联系电话:13638489191

本站官方QQ群:54858901 | 客服QQ:点击发送QQ消息 | Email:76008608@QQ.com

蚩尤故里 新化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 http://www.xh116.com All rights reserved.